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脑与神经疾病杂志》 > 2000年第2期
编号:10278572
帕金宁控释片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研究
http://www.100md.com 《脑与神经疾病杂志》 2000年第2期
     作者:马青 王月樵

    单位:马青(266001 青岛市人民医院神经科);王月樵(266001 青岛市人民医院神经科)

    关键词:

    脑与神经疾病杂志000225

    我院自1993年9月始应用美国默沙东药厂提供的帕金宁控释片(Sinemet,CR)治疗帕金森病(Parkinson'sdisease,PD)10例,现将结果报告如下。

    一、资料与方法

    1.病例选择 已诊断明确的20例进行对照研究,主要依据1984年10月全国锥体外系疾病讨论会关于帕金森病及帕金森综合征分类(草案)及帕金宁控释片协议书提出的临床诊断标准,(即帕金森病患者五项主要临床表现中至少符合二项)。其主要表现是:强直、震颤、运动徐缓、姿势改变及步态障碍。鉴别诊断上排除了继发性或症状性帕金森综合征。排除标准:(1)狭角型青光眼病人;(2)疑有皮肤癌或有黑瘤史的病人;(3)严重的心血管病或肺部疾病,支气管哮喘,肝、肾或内分泌系统疾病;(4)患过或患有精神病的患者;(5)妊娠妇女;(6)哺乳母亲;(7)儿童[1]。20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:1组10例,女4例,男6例,年龄55~83岁,平均年龄68.4±12.15岁;病程1~13年,平均病程6.5±5.34年,作为治疗组。根据Webster评分:轻症2例,中症4例,重症4例。2组10例,男7例,女3例,年龄50~85岁,平均年龄66.8±13.01岁;病程1~10年,平均病程6.8±5.59年,作为对照组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2.治疗方法 治疗组服用帕金宁控释片,1片b.i.d;对照组服用安坦2mg.t.i.d。2组均连续用药8周,用药前及用药后1个月、2个月各查血常规、尿常规、肝功、肾功。

    3.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 据Webster评分的观察项目如下:(1)面部表情;(2)坐起立;(3)震颤;(4)步态;(5)上肢伴随运动;(6)姿势;(7)语言;(8)运动障碍;(9)肌强直;(10)生活自理。疗效评定按卫生部1988年卫药字第10号文《关于下发15类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(试行案)》制定的标准进行评定。统计处理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。

    二、结果

    1.治疗前2组Webster评分比较 差别无显著意义,提示治疗前病情相似,有可比性。

    2.临床疗效比较:帕金宁控释片组10例中显效3、有效4、无效3,总有效率(显效+有效)70%,优于对照组10例中显效1、有效3、无效6、总有效率0.05)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3.治疗组治疗前后Webster评分比较:治疗前17.6±4.64,治疗后8.5±1.26,差别有显著意义。经t检验,P<0.05,且轻,中症疗效优于重症。

    4.不良反应:治疗组患者发生胃肠道不适2例,均未影响治疗。对照组无明显不良反应。

    5.实验室检查:2组治疗前后血、尿常规、肝、肾功能匀无明显改变。

    三、讨论

    帕金森病基本上属于中、老年人的疾患,患病率随年龄而上升,在60岁以上的人口中可达1%[2]。此病主要改变为黑质细胞的减少,而黑质中的含血素细胞为多巴胺能神经元。正常情况下,它自血液摄入左旋酷氨酸,经过水解酶的作用转化为左旋多巴,再经过脱羧酶的作用转化为多巴胺,后者经过黑质纹状体束,作用于壳核和尾状核细胞。多巴胺的缺乏导致了锥体外系功能失调。

    帕金宁控释片是当今治疗帕金森病的新药物,近年在美国陆续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效果。此药物不仅能加强左旋多巴的效应,而且能预防左旋多巴长期治疗帕金森病所带来的严重副作用-运动波动症状,如“开关现象”及“剂末现象”。本组10例病人,总有效率70%,优于对照组的40%(P<0.05),由此可见,帕金宁控释片治疗帕金森病有确切疗效。另外,显效的3例中,2例为轻症,1例为中症;有效4例中,3例为中症,1例为重症;无效3例为重症;对于轻,中症患者服用帕金宁控释片比重症患者来说,有更确切的疗效。除个别病人出现胃肠不适外,未发现其它副作用,亦未发现有肝肾血液及心血管损害之征象。临床用药安全,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,值得临床推广使用。

    (1999-11-28 收稿), http://www.100md.com